耐酸磚鋪貼前,基層處理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,具體要求如下:
1. 基層平整度與強度
平整度:基層表面應平整,使用2米靠尺檢查,空隙不應大于5毫米。若存在不平整部位,需用水泥砂漿或專用找平材料進行修補。
強度:基層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,無起砂、裂縫、蜂窩麻面等缺陷。對于混凝土基層,其表面應堅固、密實,抗壓強度需符合設計要求。
2. 基層清潔度
基層表面應無油污、灰塵、浮灰、水泥渣等雜質。可采用噴砂、鋼絲刷打磨或高壓水槍沖洗等方法進行清理,確保基層表面干凈、干燥。
對于油污較重的部位,需使用專用清洗劑進行脫脂處理,并徹底清除殘留物。
3. 基層含水率
基層含水率應控制在6%以內(或根據設計要求)。若含水率過高,需采取通風干燥、加熱等措施進行降濕處理,避免因基層水分蒸發導致耐酸磚空鼓、脫落。
4. 陰陽角處理
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或斜角,避免直角處理導致應力集中,影響耐酸磚的粘結效果。圓弧半徑或斜角尺寸需根據設計要求確定。
5. 基層坡度
若設計要求基層具備排水坡度,需確保坡度符合設計要求,坡向正確,避免積水對耐酸磚造成腐蝕。
6. 基層缺陷修補
對于基層的裂縫、孔洞等缺陷,需用耐酸膠泥或專用修補材料進行填補,修補后表面應平整、密實,無空鼓、開裂現象。
7. 基層表面處理
基層表面可涂刷一層界面劑或底漆,增強基層與耐酸磚之間的粘結力。界面劑需與耐酸磚粘結材料相容,涂刷應均勻、無漏刷。
8. 環境條件
施工環境溫度宜在5℃至35℃之間,相對濕度不大于80%。低溫或高濕度環境下施工,需采取加熱、通風等措施,確保膠泥或粘結材料的性能不受影響。
9. 基層驗收
基層處理完成后,需進行自檢和驗收,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。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耐酸磚的鋪貼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