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耐酸磚面被化學物質腐蝕時,需根據腐蝕程度采取針對性措施,以下是具體處理建議:
一、輕度腐蝕(表面輕微變色或光澤度下降)
1.清潔與中和
(1)使用中性清潔劑徹底清洗腐蝕區域,去除殘留化學物質。
(2)若殘留酸液,可用弱堿性溶液(如小蘇打水)中和;若殘留堿液,可用弱酸性溶液(如白醋稀釋液)中和,隨后用清水沖洗。
(3)干燥后,涂抹耐酸磚養護劑以恢復表面防護性能。
2.拋光修復
(1)采用專用拋光蠟或納米拋光劑,配合拋光機或軟布進行打磨拋光,可恢復部分光澤度。
(2)若腐蝕導致表面粗糙,需先用砂紙(建議1000目以上)輕磨后再拋光。
二、中度腐蝕(表面出現凹坑或孔洞)
1.填補修復
(1)使用耐酸磚專用修補膠(如環氧樹脂類)填補腐蝕坑洞,按說明書比例調配膠體并填充至缺損處,待固化后打磨平整。
(2)若腐蝕面積較大,可選用耐酸磚專用修補砂漿進行整體修補,施工后需養護24小時以上。
2.表面強化
填補修復后,涂刷耐酸磚專用防護涂層(如氟碳漆、聚氨酯涂層),增強表面耐腐蝕性和耐磨性。
三、重度腐蝕(磚體結構破壞或大面積剝落)
1.局部更換
(1)切除嚴重腐蝕的磚體,清理基層后重新鋪貼同規格耐酸磚,接縫處需填充耐酸膠泥并勾縫處理。
(2)若基層已被腐蝕,需先修復基層(如涂抹耐酸砂漿)后再鋪磚。
2.整體防護
(1)更換或修復后,對整個耐酸磚面涂刷兩遍防護涂層,確保無遺漏區域。
(2)定期檢查涂層完整性,發現破損及時修補。
四、預防與維護建議
1.日常清潔
使用中性清潔劑和軟布擦拭,避免使用強酸強堿清潔劑。
定期檢查磚面是否有腐蝕跡象,特別是接縫處和易積污區域。
2.防護措施
在腐蝕性環境中,建議每6-12個月涂刷一次防護涂層。
對于易受腐蝕的區域(如地漏周邊、設備底部),可加鋪防護墊或使用耐酸磚專用防護劑。
五、注意事項
(1)安全防護:處理腐蝕區域時需佩戴防護手套、口罩和護目鏡,避免直接接觸腐蝕性物質。
(2)支持:若腐蝕范圍較大或不確定修復方案,建議聯系耐酸磚施工團隊進行評估和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