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對耐酸磚腐蝕性強的化學物質主要有以下四類,其作用機理及防護要點如下:
1. 氫氟酸(HF)
腐蝕機理:氫氟酸是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,能與耐酸磚中的二氧化硅(SiO?)發生劇烈反應,生成氣態四氟化硅(SiF?)和水,導致磚體結構破壞。
2. 氟硅酸(H?SiF?)
腐蝕機理:氟硅酸兼具氟離子和硅酸根的雙重腐蝕性,在高溫或高濃度條件下,會與磚中的二氧化硅及金屬氧化物發生復分解反應,加速磚體侵蝕。
3. 高溫下的熱磷酸(H?PO?,溫度>300℃)
腐蝕機理:磷酸在高溫下會脫水生成偏磷酸(HPO?),其強脫水性會與耐酸磚中的氧化鋁(Al?O?)反應生成磷酸鋁,同時破壞二氧化硅網絡結構。
4. 高溫熔融堿(如NaOH、KOH,溫度>300℃)
腐蝕機理:熔融狀態的強堿會與耐酸磚中的二氧化硅反應生成硅酸鹽,同時高溫加劇堿對磚體孔隙的滲透,導致結構剝落。
二、防護建議
1.介質隔離:在接觸氫氟酸、氟硅酸或高溫磷酸的區域,可采用環氧樹脂涂層或聚四氟乙烯襯里進行隔離。
2.溫度控制:對于熱磷酸和熔融堿,需通過冷卻系統控制接觸溫度低于300℃。
3.定期檢測:使用pH試紙或紅外熱成像儀監測腐蝕風險區域,及時發現潛在腐蝕點。
4.材料升級:在極端腐蝕環境中,可考慮采用含鋯或碳化硅增強的特種耐酸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