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酸磚的施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:
一、施工準備
1.材料準備:
1)耐酸磚:規格、顏色、質量符合設計要求,具備產品合格證,常用的規格有300×300mm、200×200mm、600×600mm等,厚度一般為15~65mm。
2)耐酸膠泥:根據工程需求選擇合適的膠泥類型,如環氧樹脂膠泥、耐酸膠泥等,確保其耐酸性能和粘結強度。
3)其他材料:如界面劑、勾縫劑等。
2.工具準備:
1)電動攪拌器、小灰鏟、鋸齒鏝刀、橡皮錘(或木錘)、靠尺、直角尺、墨斗、線墜、切割機、抹平工具等。
3.技術準備:
1)熟悉施工圖紙和技術交底,明確施工工藝和質量要求。
2)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。
4.作業條件準備:
1)基層已處理完畢,平整、堅實、干凈,無空鼓、裂縫等缺陷。
2)施工環境溫度宜為15℃~30℃,相對濕度不大于80%。
二、基層處理
1.徹底清除基層上的油污、灰塵、雜物以及松動的混凝土塊,確保表面干凈、平整。
2.對于基層上高出表面的部分,應預先鏟平、剔除不密實的蜂窩麻面,并用水泥砂漿修補并養護。
3.使用打磨機或噴砂設備對基層進行打磨處理,去除表面的疏松層。
4.使用草酸或其他酸性清洗劑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清洗,以達到酸堿中和的效果,有助于提高后續膠泥與基層的粘合度。對于鋼結構基層,應采用噴砂除銹、機械打磨或手工除銹等方法,確保鋼結構表面無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和鐵銹。
5.用清水沖洗基層,晾干后涂刷一道界面劑。
三、排版與預鋪
1.根據設計要求,在基層上彈出耐酸磚的鋪設分格線,要求橫平豎直,確保鋪貼的準確性。
2.將耐酸磚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排版,確保磚縫均勻。
3.根據實際需要,對耐酸磚進行切割加工,切割時應從磚背開始切割,余下5mm不切,然后敲開。
四、膠泥配制與鋪貼
1.按照產品說明書的比例,將耐酸膠泥的粉料和液料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,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。
2.用鋸齒鏝刀將膠泥均勻涂抹在基層上,厚度約為3~5mm(或7mm),或均勻涂抹在耐酸磚背面。
3.將耐酸磚按照分格線(或彈線位置)鋪設在膠泥上,用橡皮錘(或木錘)輕輕敲打,使磚與膠泥緊密貼合。注意粘貼時要使面磚與底層粘貼密實。
4.相鄰耐酸磚之間預留23mm(或810mm)的縫隙,深度與磚厚相平,以防泄漏。
五、勾縫與清理
1.待耐酸磚鋪貼24小時后,用勾縫劑進行勾縫。勾縫前應先將縫隙內的雜物清理干凈。
2.用勾縫工具將勾縫劑填滿縫隙,壓實、抹平。要求灰縫飽滿,表面及時壓光。
3.勾縫完成后,將磚面清掃干凈,可用棉紗或鋸末清掃。
六、養護與酸化處理
1.勾縫完成后,自然養護7~14天,養護期間避免碰撞和水浸泡,保持施工環境溫度和濕度適宜,避免過早負重。
2.養護期結束后,使用草酸或其他酸性溶液對表面進行沖刷處理,有助于增強磚面的耐酸性能。
七、檢查與驗收
1.檢查耐酸磚的鋪貼是否平整,磚縫是否均勻,勾縫是否飽滿,表面是否有空鼓、裂縫等現象。
2.施工完成后,應由專科人員進行質量驗收,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。
八、注意事項
1.耐酸磚鋪貼前要浸水,再晾干,達到外干內濕、表面無水跡的效果。
2.貼耐酸磚之前要在橫豎方向拉十字線,貼的時候保證橫豎貫通,不得錯縫。
3.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,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。
4.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保養,以延長耐酸磚的使用壽命。
綜上所述,耐酸磚的施工工藝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,以確保其耐酸、耐腐蝕的特性得到充分發揮,并在惡劣環境下實現長久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