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酸磚的耐酸度測試方法主要遵循一系列標準化的步驟,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一種常用的耐酸度測試方法,該方法詳細描述了從準備試樣到末尾評估的整個過程:
一、準備工作
1.取樣:從待測試的耐酸磚上取約200g的碎塊,如果耐酸磚是帶釉的,則需要去除表面的釉層。這些碎塊可以是彎曲強度試驗后的剩余物,也可以是直接從檢驗用磚上切取的。
2.試樣制備:將取回的碎塊粉碎,并篩取粒度為0.25mm~0.5mm的顆粒約20g作為試樣。注意在粉碎過程中,如果接觸到鐵器,應進行除鐵處理。
3.清洗與干燥:用蒸餾水清洗試樣表面附著的粉塵,然后用無水乙醇進行二次清潔。之后,將試樣放入110℃±5℃的電熱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,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卻備用。
二、測試步驟
1.稱量:從干燥器中取出約10g的干燥試樣,稱量時需精確至0.1mg。
2.混合酸液:準備重量百分比均為10%的硫酸、鹽酸和硝酸的等體積混合溶液100mL。這些酸類液體的選擇基于其代表性和對耐酸磚材料的侵蝕性。
3.加熱處理:將稱好的試樣放入預先恒重的錐形瓶中,加入準備好的混合酸液,輕輕搖勻后接好回流冷凝器。將錐形瓶放入90℃±1℃的水浴鍋中加熱5小時,期間在2.5小時時搖晃錐形瓶一次,以確保試樣與酸液充分接觸。
4.冷卻與洗滌:加熱結束后,取出錐形瓶,加入適量蒸餾水,靜置冷卻15分鐘。然后傾出瓶中上層的酸溶液,用蒸餾水以傾析法反復洗滌試樣至完全沒有酸性反應為止。再用無水乙醇洗凈試樣,以去除殘留的水分和雜質。
5.烘干與稱重:將洗滌干凈的試樣放入電熱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,然后稱取腐蝕后的試樣質量,同樣需精確至0.1mg。
三、結果評估
1.計算耐酸度:根據腐蝕前后的試樣質量差,使用耐酸度計算公式(如RA=m2/m1×100%)來計算耐酸磚的耐酸度。其中,m1為腐蝕前的試樣質量,m2為腐蝕后的試樣質量。
2.判定標準:根據行業標準或產品規格書的要求,判斷測得的耐酸度是否合格。一般來說,腐蝕后的質量損失不應超過一定的百分比(如0.2%)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項
1.安全性:在進行耐酸度測試時,應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規范,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,如防酸手套、防護眼鏡等。
2.準確性:在整個測試過程中,應確保所使用的儀器設備經過校準,并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進行操作,以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性。
3.重復性:為了驗證測試結果的可靠性,可以進行多次重復測試,并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等統計指標。